新闻动态
支撑发展、引领转变、惠及民生—盘点2011年中国科技新进展新成就
  • 来源:科技日报
  • 日期:2012-03-20

    科技资源总量稳定增长
    2011年R&D经费支出8610亿元
    2011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8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企业R&D支出占74%。R&D与GDP的比值约为1.83%。全年国家安排了952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524项863计划课题。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19个。累计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0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16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9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824家。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持设立61家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创业企业108家。全国R&D人员预计达到280万人年,继续位居世界首位。
    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我国论文被引用数上升到世界第7位
    2011年,国际科学论文和专利授权总量继续位居世界前列。科研质量进一步提升,论文被引用数上升到世界第七位。
    据统计,2001年至2011年(截至2011年11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论文83.6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0年统计时上升2位。
    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7.2113万件,同比增长27.4%。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授权发明专利从2001年的3.8万件提高到了2011年的9.5万件,所占授权发明专利的比例从40%提高到85%。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交会对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完整太空对接技术的国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下5188米下潜记录,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在全球70%以上海洋深处作业的能力;“神威蓝光”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全部采用自主研制芯片,凸显了我国在系统架构、信息传导和低耗能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标志着我国超级计算机技术全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取得了中国实验快中子反应堆、超导变电站、八光子纠缠态、成纤维细胞直接诱导转化为肝脏细胞等一批重大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重大专项带动技术产业发展
    集成电路装备专项产品进入国际主流企业生产线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填补多项重要产品和装备空白。核高基专项“申威1600”高性能CPU产品,成功应用于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集成电路装备专项12英寸65—40纳米介质刻蚀机产品,进入国际主流企业生产线。二是推动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宽带移动通信专项TD-SCDMA形成了以国内企业为核心,从芯片、终端、系统、仪表到应用较为完整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数控机床专项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走向国际市场。三是创新组织实施机制,促进协同创新。电子与信息板块三个专项聚焦移动互联网联合部署任务;集成电路装备、油气开发、新药创制等专项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四是带动地方创新资源聚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药创制专项的实施,加速了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一批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促进了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医药产业的集聚;水污染治理专项的实施,带动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投入,推动了地方治污工作进程。同时,凝聚、培养、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造就了一支勇于开拓、创新创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科技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
    37个“十城万盏” LED应用试点城市年节电过4亿度
    科技部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了系统部署、联合攻关、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
    一方面,在涉及信息技术、生物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激光快速制造装备研制成功;抗肿瘤新药凯美纳获得生产许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逐步拓展到民用领域;首台海上6兆瓦风电机组成功下线并完成安装。
    另一方面,一批重点示范工程成效显著。37个“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LED)应用试点城市,集中了近4500家半导体照明企业,总产值约1400亿元,应用灯具超过420万盏,年节电超过4亿度。25个“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城市,已运行各类电动汽车1.5万辆,比亚迪、江淮、五洲龙等新能源汽车实现小批量生产,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在北京建成;两千多辆新能源汽车在深圳大运会示范运营,载客量突破604万人次。“金太阳”示范工程支持荒漠并网、建筑一体化、园区集中连片式光伏发电等343个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1300兆瓦。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期在河北张家口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建成了世界上首座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及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示范电站,实现了新能源并网、关键设备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也为我国电网接纳大规模新能源提供了良好示范。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进展顺利,在长三角地区完成200万户NGB试验示范网建设,入户带宽100M。
    基础研究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天体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涌现一批原创成果
    近年来,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共识和高度重视,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大幅增长,为基础研究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学科研究体系更加完备;创新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基础研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根据2月2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达396亿元。
    2011年5月23日,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在北京共同召开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这是继1989年、2000年后,我国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性基础研究工作大会,会议全面总结我国基础研究10年来取得的成绩,并研究部署未来工作思路。
    为切实推进基础研究工作,2011年,973计划新设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加强技术科学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基金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积极与行业、地方、企业共同设立联合基金。
    2011年,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一批重大成果,首次在实验室成功利用强激光模拟了太阳耀斑的重要天文现象,发现和认识了双向调控I型干扰素产生的新机制,阐述了人工选择对物种进化的作用,建立了亚熔盐强化清洁冶金新理论和方法,量子信息和干细胞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农业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已达53%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
    通过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在12省累计建立水稻、小麦、玉米核心试验区、示范区、辐射区8.35亿亩,5年共增产粮食4866.48万吨,亩产平均增加58.26 公斤,单产增长率为11.58%,增加经济效益852.92亿元。与全国同期粮食生产相比,增产粮食占全国同期增产量的17.04%,亩增产是全国平均亩增产21.45公斤的2.72倍。同时,12个省将已有的单项技术进行优化集成,组装出180套具有区域特色的三大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生物种业、农机装备、食品加工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例如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先后启动了主要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海水养殖种子工程、畜禽良种新品种选育等一批项目,显著提高了种业科技的创新能力。5年共选育农林动植物新品种2300个,成果应用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1300多亿元。
    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截至2011年底,全国近90%的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科技特派员已达17万人,法人科技特派员达5500个,直接服务农户880万户,辐射带动农村5700万人。
    “一城两区百园”(简称121工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形成以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杨凌国家农业高技术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以及近100个左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65个)战略结盟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此外,2010年以来,科技部联合中组部、工信部,陆续启动开展山东、湖南、安徽、河南、湖北、广东、重庆等地的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开展科技进步考核、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扶贫开发等面向农村、服务民生的系列工作,转化了大批实用技术、扶持了一批支柱产业、建立了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公益性推广、社会化创业、多元化服务”三位一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启动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积极推动大学农村科技服务模式。
    国家高新区布局日趋完善
    88家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达131595亿元
    2011年,国家高新区布局日趋完善,总体实力不断提升。经国务院批准,5家省级高新区新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88家。88家国家高新区上报统计的企业约6万家,从业人员1060万人,实现营业总收入131595亿元,工业总产值104931亿元,工业增加值27432亿元,净利润7672亿元,出口总额3000亿美元,上交税额6613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比重达到12.4%,再创历史新高;出口创汇占同期全国外贸出口总额(18986亿美元)的15.8%;营业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高新区总计47家,比上年增加了10家。
    2011年,创新基金加大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共立项6545项,中央财政安排经费为37.7亿元,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共立项2108项,中央财政安排经费3.2亿元,支持重点项目445项;新产品计划项目共立项1384项,中央财政安排经费共计3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截至2011年底,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42000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对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孵化器900多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88家(2011年新认定4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86家;全国已成立技术交易服务机构2万余家,常设技术交易市场近200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2家(2011年新认定68家),2011年全国共成交技术合同256428项,成交金额 4763亿元,同比增长11.7%和21.9%;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2000多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41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84家(2011年新增36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38家(2011年新增3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58家、创业投资机构700多家,已经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功能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为推动我国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快民生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一批重大成果为百姓带来福祉
    2011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强调要推进民生科技创新,加快民生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使科技真正惠及百姓。
    民生科技工作围绕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交通和绿色能源等领域,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和示范工程,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并推广应用,为百姓带来福祉。“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首个获批上市的戊型乙肝疫苗。加大健康科技成果示范与推广应用,在全国17个省85个县市的基层医疗机构,累计推广300余项适用技术,受益患者近50万人。开展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试点,推广应用600余套产品,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次。加强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与检验检疫、社会安全和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公共安全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强化。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器、燃煤电站锅炉脱硫等装备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年节电4.2亿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50%以上;建成我国首个1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地质封存示范工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数达116个,覆盖全国1.09亿人口和8.5%的国土面积,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示范平台。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总数达356家
    去年,科技部等部门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11年,我国创新型企业建设稳步推进,新认定154家创新型企业,总数达到356家。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任务,探索依托联盟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指导地方构建联盟。9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市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对地方技术创新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加大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全国工商联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50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支持。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首次召开依托企业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会议,设立在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达到99个和14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93家。
    2011年,我国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能力稳步增强。中科院“创新2020”部署启动,组织实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战略性先导专项。转制院所在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公益科研机构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教育部加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稳步推进“985”三期建设,编制了首个高校科技发展五年规划,高校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学科研经费中来自企业委托的部分已超过50%,一些大学科技园及周边已形成逾百亿元产值的新兴产业集群。
    去年,新型研发组织日趋活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华南新药创制中心、深圳光启研究院、华大基因、东莞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华南新药创制中心与19家企业开展合作,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试验的新药已有38种。这些新型研发组织以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创新作为其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以跨行业产品创造作为主营业务范围,以知识密集的人力资源作为主要资本结构,以多样化的创新服务作为主要商业模式,显示出强劲的创新活力。
    此外,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壮大。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达224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100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86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2家。全国在孵企业近6万家,创业团队约120万人。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建立了90个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150个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了近6万个社会就业岗位。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1年10月,科技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11月,科技部、财政部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并印发了修订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同时,科技部、总装备部和财政部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这一系列新政的实施,意在促使科技管理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前行。
    在资源配置方面,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瓶颈,打破计划界限,推动协同创新,形成按重大任务配置资源的新机制。在管理制度方面,修订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等管理办法,明确过程管理的责任主体,强化承担单位法人责任,加强重大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和督导。在立项机制方面,采取公开发布指南、拓宽征集范围、网络视频评审、凝练备选项目、推进信息公开等重点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管理的公正、透明。在经费管理方面,设立间接费用和绩效支出,提高间接费用比例,简化优化预算编制、调整程序,增加了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强化了经费使用纪律和监督责任,使经费管理既符合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又符合国家财政资金管理和财经纪律要求。这些改革举措在科技界和全社会产生了良好反响。
    区域创新活力日益增强
    科技投入过千万县市区达1287个
    2011年,贵州提出单设县级政府科技服务管理机构,以提高基层科技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此前,自2009年机构改革后,贵州保留县级独立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县市区只有18个,县级科技管理部门独立设置率仅为20%,居全国最末位。被撤销后的县级科技局分别与教育、发改、政府办、农业局等单位合并,合并后的科技工作职能明显削弱,服务管理作用明显弱化,对基层科技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影响。
    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地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结合各自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工作。江苏、北京、广东、上海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呼和浩特、秦皇岛、连云港、镇江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试点城市总数达到42家。深圳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委员会,强化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天津实施科技小巨人计划,启动滨海新区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伙伴城区试点工作;重庆出台“创新十一条”,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援疆、援藏工作深入推进,发布《全国科技援疆规划》,支持民族地区科技发展。
    2011年,基层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科技投入过千万的县市区已有1287个,占全国县市区的比重为45%;过亿的县市区有82个。
    协同推进科技工作
    科技部与31个省区市建立部省会商机制
    部省会商已成为统筹中央和地方科技资源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平台。去年与北京、湖南、青海等13省区市举行了会商会议,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经建立了会商机制。
    地方党政领导对会商工作高度重视。安徽省召开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大会,出台《关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落实部省会商任务;河南省把开展部省会商工作作为建设创新型河南的重大战略举措,建立了部门协作、省市联动、绩效考核、问效问责等机制。
    此外,部际合作不断加强。11个部门联合举办“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展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坚持科技口联席会议制度,就“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等工作进行沟通协调。与工信部、卫生部等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促进科技资源与行业发展结合。与中宣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的意见》,加大了主流媒体对科技的宣传力度。与文化部共同制订《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联合行动计划》,联合认定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与工信部、全国总工会和银监会分别开展了共同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职工技术创新和科技类贷款评审专家库建设等合作。
    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成效也很显著。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制订《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北京中关村、江苏省、长沙高新区、陕西关中—天水经济区、大连市等16个地区首批开展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超过1.2万亿元,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对科技企业的投资超过7000亿元。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支行、科技担保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科技金融集团公司等一批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机构蓬勃发展。
    科技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
    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平台
    2011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我国制造任务的首件产品——全长780米的“ITER环向场超导导体”正式交付启运,将用于ITER装置的建造,这意味着我国在ITER采购包中进度第一。
    更为重要的是,导体生产实现了100%国产化,这在ITER七方中只有我国、日本能达到。在承担ITER导体任务的六方中,我国是唯一做到所有试验样品全部一次性通过严格苛刻的国际验证的国家,且产品性能优异,处于六方的前列。
    2011年,我国科技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这不仅体现在我国参与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取得新进展,还表现为政府间科技合作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为中美、中俄、中欧等大国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中美创新对话机制已成为双方沟通创新问题、探讨创新合作的重要渠道。政府间科技合作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平台。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稳步推进,中欧空间科技合作进入新阶段,中意技术转移、设计创新、电子政务等中心正式启动,中德电动汽车、生命科学、水环境等平台积极推进。成功举办中非科技合作论坛,推动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实施。
    此外,科技援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围绕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科技能力建设和提高我国科技软实力两个目标,在农业、生物、能源、环境、医疗、空间遥感等领域积极部署科技援外项目,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组织实用技术培训,开展联合研究与示范推广,显著增强了我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科技合作渠道不断拓展,包括与盖茨基金会在现代农业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与欧盟开展碳捕集与封存、清洁发展机制等方面项目合作,进一步开拓了我国科技国际化发展的新模式。内地与港澳台科技合作交流也更加紧密。